[高齡都不高齡了]
幾歲算是高齡?沒有一個絕對值。就生物學的角度來看,生育年齡是越低越好。除了人類以外的動物,幾乎都在青春期有了生殖能力後,就開始孕育下一代,我們當然比其他動物晚很多。
我們該以大自然動物為師嗎?畢竟除了人類以外的動物,都是有生育能力後就開始一直生一直生了。我們該因此大大鼓勵早婚、早生嗎?那我們得把嬰兒出生後襁褓的那段過程也拿來比較。
舉長頸鹿為例。剛生下來的小長頸鹿捲曲在地上,很努力的伸伸腳,前腳動完換後腳。接著,後腳伸直,撐起身體,彎著的前腳,經過一兩次的努力,就站起來了耶!幾分鐘後,小長頸鹿已經在旁邊吃草了!
小嬰兒需要多久的時間才能脫離母親的照顧,一年、兩年,還是更長的時間?至少也得五年吧!所以,人類與其他動物是不一樣的。人類需要更多時間來準備,才足以應付嬰兒出生後的照顧。也因此,越早生小孩,就必須面對照顧資源不足的現實問題。
在這個競爭激烈的年代,總要再三斟酌、準備穩妥才會踏出生小孩這一步;何時該結婚生子,已經不只是醫學問題了。因此,高齡產婦絕對是時代不可擋的趨勢,婦產科醫生也要準備好,要有能力讓高齡的媽媽平安懷孕、順利生產。
高齡產婦的風險到底高在哪裡?可從胎兒與母體兩方面來談。
首先,關於胎兒的健康方面,高齡產婦生出唐氏症的機會大大的增加。30歲左右懷孕,唐氏症機率約1/1000;等到40歲,唐氏症機率就會高達1%了!卵子與精子不同,精子是要用的時候才製造的,而卵子卻是把90%完成的半成品保存在身體裡面。母親20歲,卵子就放了20年;母親40歲,卵子就放了40年,當然「新鮮度」會有不同!因此才有高齡產婦,而沒有「高齡產夫」的說法。
除了唐氏症外,其他的三套體染色體異常的機率也都會增加。另外,據統計,發生某些胎兒先天性異常,比方說先天性心臟病、尿道下裂、頭顱異常的比例,在高齡產婦身上也會有些微的提高。
就母體來說,懷孕當中的合併症,也會比較高。懷孕早期,會增加三至五倍的流產與四至八倍子宮外孕的機會。中後期的合併症來自母體本身罹患內科疾患的比例上升,比方說子癲前症會增加五至十倍的發生率,40歲女性發生糖尿病的機率也會增加三至六倍。
至於高齡產婦需不需要剖腹產,我是覺得不需要的,在醫學上也還沒有定論。雖然高齡產婦剖腹產的比例,確實比一般產婦要高出一大截;可是比較高的原因,多半來自高齡產婦對自己較沒有信心,與醫生對高齡產婦也較沒有信心。該選擇什麼樣的生產方式,不需要因為您身為高齡產婦而改變的。